干法脫硫和布袋除塵緊密相連
干法脫硫與布袋除塵在工業煙氣凈化系統中通常是緊密相連的工藝環節,二者協同作用可實現高效、低成本的污染物協同治理。
1. 工藝協同性
(1)流程順序
典型的煙氣處理流程:
干法脫硫(如鈣基噴射)→ 布袋除塵器
-
脫硫階段:向煙道中噴入吸收劑(如Ca(OH)?),與SO?反應生成固態顆粒物(如CaSO?/CaSO?)。
-
除塵階段:脫硫產物與煙氣中原有粉塵一同被布袋除塵器捕集。
(2)互補優勢
-
脫硫依賴除塵:干法脫硫生成的固態產物需通過高效除塵(如布袋)分離,否則會導致排放超標。
-
除塵提升脫硫效率:布袋表面形成的粉塵層可進一步吸附未反應的脫硫劑,延長氣固接觸時間,提高脫硫率(可達90%以上)。
2. 技術結合關鍵點
(1)脫硫劑選擇與粒徑控制
-
脫硫劑要求:需選用活性高、粒徑細的藥劑(如納米CaCO?),確保充分反應且不易堵塞布袋。
-
預除塵需求:若煙氣含塵量高,可在脫硫前增設旋風除塵,避免布袋負荷過大。
(2)布袋除塵器適應性設計
-
濾料材質:需耐溫(≤260℃)、耐酸堿(如PTFE覆膜濾料),抵抗脫硫產物的腐蝕性。
-
清灰優化:采用脈沖噴吹清灰,防止脫硫產物板結(需調整噴吹壓力與頻率)。
(3)系統參數匹配
-
煙氣流速:通常控制在0.8~1.2 m/min,兼顧脫硫反應時間與除塵效率。
-
壓降平衡:脫硫后煙氣濕度可能增加,需監控布袋阻力(一般維持1,000~1,500 Pa)。
3. 優勢與挑戰
優勢
-
無廢水產生:相比濕法脫硫更環保。
-
協同減排:可同步去除SO?、顆粒物及部分重金屬(如Hg)。
-
運維成本低:設備緊湊,能耗低于濕法系統。
挑戰
-
副產物利用:脫硫灰(含CaSO?/CaSO?)需妥善處理(如建材原料)。
-
系統堵塞風險:濕度控制不當易導致布袋板結,需加強煙氣監測(露點溫度預警)。
總結
干法脫硫與布袋除塵的緊密結合,形成了“以廢治廢”的干式凈化體系,尤其適合中小型污染源治理。
新聞資訊
- 2025-09-03 石灰石石膏脫硫
- 2025-09-02 SCR脫硝的主要設備
- 2025-08-29 導熱油爐脫硫
- 2025-08-28 SCR脫硝簡述
- 2025-08-25 鍋爐脫硫的簡述